你的童年,是怎么玩《游戏王》的?
作者:17317 时间:2021-01-22
我们对《游戏王》都再熟悉不过,但你可知道,最早的《游戏王》其实并不是个卡牌游戏?
在早期的漫画中,《游戏王》的主题可谓是花样繁多,从各种神奇的小玩具到桌游,再配上古埃及黑暗游戏的噱头,讲述了与各种不同类型游戏相关的有趣故事。
最初的游戏王是各种游戏的合集
不过这些早期创作却一直反响平平,直到卡组对决部分推出才备受欢迎。因此作者高桥和希便改变了最初的创作思路,将《游戏王》彻底打造成了以卡牌对战为核心的故事。
于是就有了令我们记忆深刻的“被封印的艾克佐迪亚”对决“青眼白龙”这一名场面。
当年《游戏王》动画的火爆,甚至波及到了笔者的故乡——一个位于边疆的偏僻小山城。当时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视调到地方独有的点播频道,等着别人点播《游戏王》,即使前面10几集已经看过了无数遍,也能看得津津乐道。
当然了,本地的“实体经济”也没落下,校门口的各大文化用品商店纷纷上架各种《游戏王》卡包,只不过都是盗版——平心而论,当时我们这群小学生没法也没钱去玩只有日英双语的正版。
我们童年时玩的游戏王卡,绝大多数都是盗版
笔者那时最常买的就是1元十张的随机卡包,虽然对卡牌的强度、稀有度等完全没有概念,但只要能抽到那种原画足够炫酷、星级够高的卡片就能高兴上好几天,每天追着小伙伴的屁股炫耀。
当时抽到一张“黑之魔法神官”都能和小伙伴炫耀一天
有时赶上爸妈心情好,还能多拿几块钱零钱去买纸盒版的卡包,这种情况纸盒是舍不得扔的,握在手里就能吸引一票男同学羡慕的目光。倘若家里有矿能直接掏钱买铁盒版附带纸质决斗盘,那基本就可以在小伙伴中间横着走了。
然而,卡片倒是攒了一堆,可没几个小伙伴是真的按照正经规则去决斗的。笔者拿着这堆卡片玩的最多的游戏竟是“扇卡”,在我们那边的方言也叫“弹三摞”。玩法很简单,就是双方各出一定数量卡片的筹码,摔在地上后,你要是能一指头把这摞牌弹成正好三摞,那这些卡片就全都归你了;如果失败了,就轮到对方继续弹。你别说,这个玩法还有一定的竞技要素,不仅考验操作,还得学一学资源的规划。
唯独的缺点,就是这个玩法比较废卡,几天下来,崭新出厂的卡片就会变得“战痕累累”。
也有少数小伙伴,会尝试模仿动画中的主角展开卡组对决,然而大家对规则一窍不通,导致我们真的把游戏玩成了“口胡王”——没有祭品召唤,根本不知道禁限卡表,单卡无数量限制,又完全捋不清速攻魔法、永续魔法等效果上的差异……大伙基本是怎么理解卡片描述的字面意义,就怎么用这张卡,导致对决一直十分混乱。
转载请注明“17317”字样 收藏文章
相关内容
-
游戏评测:《蜡笔小新 煤炭镇的小白》夏日乡间生活的温馨画卷
在当今的游戏市场中,“粉丝向”这个词往往带有一些负面含义,似乎总是与“利用粉丝情感”联系在一起。这种现象尤其常见于改编自日本漫画IP的游戏作品中。然而,《蜡笔小新「煤炭镇的小白」》却是一个例外,它不仅忠实再现了原作的精神,还提供了丰富的游戏体验,使其成为一部真正优秀的粉丝向作品。